教育部下发新通知或将改变一年级教学方式预计2022年全面实行
发布时间:2024-08-25 23:24:37

  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就已经开始将孩子进行分类,很多家长认为

  于是,在这样越来越内卷的环境下,很多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就已经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家长们秉持着“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的态度,让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

  更有甚者,会让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这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揠苗助长”。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在幼小衔接阶段过渡得更加自然,教育部发布了新通知:将改变一年级教学方式,并且将预计在2022年全面实行。

  在规定中明确表示要在各地全面推行小学生入学前的准备以及入学后的适应教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工作。

  同时,规定还禁止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也就是不允许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课程内容,同时,小学也不得举行学前班。

  这项规定的发表也就意味着孩子在升入小学后,一年级上学期会变成入学“适应期”,也就相当于将学前班融进了小学内。

  这样做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适应小学,同时也起到了幼小衔接的作用,让孩子不必再因为“超前教育”而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政策还要求一年级小学生需要进行“零起点”的教学模式,采取综合化、游戏化以及生活化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再只看分数。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会严格规范低年级的课外补习机构,一旦发现向学龄前儿童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就会予以严重的处罚。

  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也说明了国家也在重视孩子们的幼小衔接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家长们的“内卷”问题。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同时还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业,国家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希望家长也能够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家长们的焦虑也非常显而易见,因为我国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如果不让自己的孩子早做准备,那么可能未来淘汰的就是自己家的孩子。

  但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打基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不是非常深奥,家长在这个阶段大可以稍微放松一些,让自己和孩子都轻松一点。

  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虽然改变一年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代表着进步和完善。

  政策的改变,让之前一直存在的学前班消失,为了让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小学阶段的氛围,并为将来的学习之路做好铺垫,家长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将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让孩子在家长积极的引导下产生对小学知识的兴趣。

  可以让孩子结交更多的同龄人,大家都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彼此的交流沟通也更方便,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学习伙伴。

  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一个好的习惯的培养至少需要21天,没有了学前班的一对多辅导,家长更有负起责任。

  在读书写字时,要注意书写的整洁和学习的专注,每天坚持看书半个小时,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今日话题:你认为一年级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孩子有利吗?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