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菊 魏鲁鸿 外语教育视野下的国家意识培养
发布时间:2024-08-08 08:55:58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表明当今的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因此,亟须培养大批知中国、爱中国,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治理并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

  2018年9月10日,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2021年7月1日,习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国家需求已发生实质性变化,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要培养光耀时代、光耀中华的新文科人才(吴岩2020),国家意识的培养必不可少。鉴于此,本文拟从国家意识的本质内涵出发,探讨国家意识培养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外语教育视野下国家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家意识。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关键内容,国家意识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基础和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有学者认为,国家意识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根植和成长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国民人格等维度和层面,体现着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复杂形势下维系国家信念与意志的根本,是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软实力”(郭建锋、刘海英2008)。也有学者认为,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纽带,是公民责任感、义务感和爱国主义的基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辐射力,是国家深层次发展的内在动力,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和强化人们的爱国情感(贾宏宇2013)。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意识包括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发展意识、国家形象意识、国家责任意识等维度,体现在理念、认识、态度、行动、效果等层面,既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也包括政治认同、制度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还包括理念认同、角色认同、立场认同和行为认同,是爱国报国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全球视野下理解国家意识,还应包括长远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格局,对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思考,对国情民情的全面了解和认知,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环境的科学理性判断,增加全球关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切忌狭隘的国家意识影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国家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外语教育视野下,国家意识就是“必须坚持国际视野与母语文化互为主体,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既要超越狭隘的文化义和团心态,还要融创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使其成为有本有原,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杨枫2019:1)。陈新仁(2020)指出,外语人才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制度、外交等国情,对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对国家充满信任和自豪感,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有责任心,拥有爱国精神,认同国家利益大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对国家应怀有合适的期望。除此之外,外语教育视野下的国家意识还意味着要有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意味着对中国道路的高度认同和执着坚守,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坚定和中国立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冲突矛盾交错衍生,逆全球化暗潮涌动,世界格局重新盘整。对外语人而言,需要在全球维度下思考并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不仅要有坚定的中国立场,还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怀,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价值传承、责任担当和创新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换言之,在世界舞台上有效开展合作交流、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外语人要有正确的政治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大国责任,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国际交往中站稳中国立场,在文明互鉴中传播中国声音,在全球视野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展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引领时代发展。

  国家意识能够激发爱国主义,是形成国家主体思想的基础和社会个体确立价值追求的根源,既是树立正确国家观的理论前提,也是从情感、心理上实现对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王永友、孟鹏斐2020)。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国家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个人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满足身份认同与精神归属的需要,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契合(郭建锋、刘海英2009)。外语教育中需要将国家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教育学生将个人之“小我”融入世界和民族发展之“大我”,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潮流,感受世界形势的搏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担负起振兴民族、爱国报国的时代重任与历史使命。

  国家认同是维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吕旻、杜兰晓2014)。国家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在全球视野下对民族、国家的向心力、归属感、责任感和行动力,使学生自觉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树立为国奉献的远大理想目标,正确认识新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教育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循序渐进的原则(郭建锋、刘海英2008),培养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全球治理的精神纽带(贾宏宇2013)。笔者认为,在外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中国立场。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首先应该解决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导和文化自信教育问题(杨金才2020)。通过课程思政在外语课程中的全过程融入,教育学生热爱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站稳中国立场不动摇,是外语教育过程中加强国家意识培养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这意味着,必须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史、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艰苦抗争史,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史和发展史。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好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更要树立国家意识,清楚当下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际形势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努力方向,在国际交流和对外交往中牢牢站稳中国立场,传达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政策、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

  第二,全球视野。中华文化的发展需要契合世界发展潮流,需要强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高扬文明共识和文明的相互通约意识,增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强化文化价值共享(范玉刚2021)。而具备全球视野是实现国家文化传承、创新与传播,善于开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比较和文明互鉴的重要基础。这就意味着在国家意识培养中,学生的全球视野不可或缺,培养家国情怀的同时还要拓展国际视野,二者同频共振,不可偏废。具体而言,外语教育要培养学生“熟悉本国历史与传统,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姜锋2020:26);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在全球视野下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兼容并蓄,积极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全程融入。国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培养应通过思政课程实现全过程渗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成才规律,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将国家意识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培养国家意识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在专业课中渗透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将国家意识培养纳入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使学生不断加深文化理解,丰富思想文化知识,应对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能力和国际胜任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交流与对话,成长为中国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第四,育人育才。中国在快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的业务能力过硬、思想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的中国立场和执着信念,修齐治平的理想,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与担当,无疑是外语人才的关键“底色”,这需要将个人专业发展与深刻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有机融合,理解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认同并能够承担对外沟通交流、国家形象塑造、提高中国故事和经验的国际可理解度(张莲2021)。从国家意识的角度看,合格的外语人才必须有爱国情怀、强国志向和报国行动,做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增强文化认同为最高目标,以世界共同价值诉求为底蕴,以文化创新和民族文化高位态的提升为价值取向,做“通语言、知中国、晓世界、爱中国”的新时代外语人。

  培养国家意识,需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困惑与偏差,在日趋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唤醒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王军哲2020)。进入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只有养成强烈的国家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自觉关注国家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自觉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和使命,才能向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者认为,在外语教育中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至少需要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第一,增强骨气底气。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急需共识与新知,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具备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才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原则立场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不断开阔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教育中如果缺乏国家意识元素,可能会带来各种潜在的危害,导致一些外语学习者境界不高,个人意识过强,成才动力不足,报效祖国意识不强(陈新仁2020)。因此,外语教育中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就需要以增强骨气、底气为目标,提升学生的中国立场和文化自信,增强全球胜任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惊涛骇浪,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第二,树立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实现价值引领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外语教育中培养国家意识,需要不断强化树立国家文明形象的意识和行动,在国际交往中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通过广泛的宣传和交流活动,帮助世界各国全面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和为贵”“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等文化精髓,认可中国的思想理论、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同和好感,增加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信任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

  第三,促进中外交流。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着融通中外使命的外语人,应该有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情怀和志向。只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自觉西方文化认识论暴力,批判利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范畴,通过以己化他达到化他为己”(杨枫2020:1)。这意味着外语教育中国家意识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独特历史资源之中,充分借鉴吸收包括西方思想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提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构建中国对外线),能够用语言架起不同文明之间理解沟通的桥梁,多措并举全方位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助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四,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外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一路高歌猛进,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尚未真正进入世界知识体系,以致面对中美两国贸易冲突等国别关系事件,外语界基本上置身事外,集体失语(杨枫2020:1)。这样的现实表明,新时代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亟须提高到民族复兴、国运兴衰的高度,只有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方能培养扎根中华大地、具备全球治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方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变成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而充分发挥外语人才的全球话语能力,在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恰当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实现人类永久和平,共商、共建、共享人类未来,应为外语人参与全球治理、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表现。

  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培养,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升级培养目标和定位,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光耀中华的新时代人才。

  第一,培养目标“升位”。国家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赋予外语教育以宏伟的政治内涵,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具备参与全球不同领域治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信念坚定、修齐治平的理想,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担当和执着,无疑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中国快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个人专业发展要与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有机融合,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的互通、互鉴和共荣(张莲2021)。为此,外语教育在新时期的任务和定位需要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上来,聚焦到“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上来。

  第二,课程体系“增位”。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外语教育中需要坚持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平衡,坚持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互为主体的外语教育原则。长期以来,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针对汉语和中国相关内容的系统设计,需要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加强(孙吉胜2020)。通过增补与国家意识培养相关的系列课程,引导学生热爱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人文思想精神和传统美德,激发青年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例如,可以将治国理政、东方文明史、古代中国文学、现当代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系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大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成长为既懂中国又懂世界的专门人才。

  第三,教学内容“占位”。课堂教学是国家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体系。目前,在外语教育政策和外语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国家意识缺席、中华文化赤字等现象,西方理论和模式在外语学术生产和人才培养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杨枫2020)。针对这种情况,外语教育需要结合时代需求,重塑外语课堂内容,消除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侵蚀和语言帝国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通过语言学习和文化比较,提高文化品格,实现外语教育从工具性、交际性到思想性、人文性再到民族性、国际性或全球性的转变和更替(姜锋、李岩松2020),切实承担起新时代赋予外语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第四,教材编写“补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是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系统工程,更需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和需要。新形势下外语教材的编写需要弘扬时代精神,比较优秀文化,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文明互鉴。通过主题设计,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内容优化,实现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思维品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实践,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树人。单元内容中嵌入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思想、中国风格、中国立场的理解,提高对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切入中国视角,提高学生运用国际方式表述中国思想、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成为中华文化传承者和中国故事讲述者。

  国家意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外语能力是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领导力出现洲际式转移。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亟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价值引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亟须培养广大学生的国家意识。这样的时代背景赋予外语教育以新使命和新担当。外语教育如何在“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平衡?如何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安顿?外语教育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公民还是地球村的世界公民?回答好上述问题,就需要在外语教育中加强国家意识的培养,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意识”外语教育线)。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大纲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应坚持国家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达到国家意识培养的预期目标,完成新形势赋予外语教育的国家使命。

  免责声明:原文载于《外语教学研究》2021.5,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章。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茅台第二次加码芯片!投资人透露每瓶茅台酒上都植入了芯片,集团本身需要大量优质的防伪芯片【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投融资事件】

  四川一落马干部贪腐细节披露:喜欢打“将”,退休前收取搬迁户50余万元,未办成事反被举报

  笑喷!终于知道为啥网友禁止穷人写爽文了,这情节一看一个不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