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国际专硕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作业
发布时间:2024-10-27 20:10:08

  上交大设计学院官方公众号。充分把握建筑学、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学科特色,着力于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形塑交大设计学术、育人、科普和实践品牌,传播“体用并举、设计大义”的学术共同体文化,构建扎根中国大地、聚焦国际前沿的新时代设计教育话语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首届建筑学国际专业硕士的城市设计课程,我们尝试搭建了由具有丰富城市设计实践经验的国内外顶尖设计公司负责人与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并确立了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关键内容:一是理解城市设计的本质:聚焦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增加城市空间的价值;二是掌握城市设计方法:通过指导设计过程的思维逻辑,形成发现问题、设定目标,寻求方案的全过程学习与方法形成。三是通过教学团队与同学的交互发展出一套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质疑、启发等多角度思辨性设计讨论,激发同学们富有逻辑与推演、目标与使命,活跃与创意的自主思维与设计成果。

  这是在建筑学专业中进行城市设计教学的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团队希望通过设计选题及作业要求,帮助学生发展对城市及城市设计的理解,尤其是去探索城市多种复杂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设计操作去学习及掌握这种理想关系建构的过程。我们相信城市公共空间是实现这种理想关系的最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本次设计课程的关注重点。

  城市的核心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任何支持基础设施运作来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都应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因此不应局限于物质属性的场所,我们对公共空间品质的理解和采取的设计行动,应该要从物理空间向社会空间甚至数字空间拓展并产生有意义的联结。当城市进入高密度化与数字化阶段,空间运作模式的转型与公共空间持续的拓维,已对当下城市设计形成新的挑战,同时创造了新的机遇。

  本次城市设计教学内容,就是聚焦公共空间品质,探讨城市设计如何成为一种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的策略性工具 – 即城市设计的关键内容应该是为不同城市要素之间建立理想关系的介面设计,而不是个别独立的主体设计;城市设计的技术内涵应该是建立一种面向最大化公共利益的空间论证过程,而不是最终设计成果。换言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掌握关键课题,提出具体的设计目标,和支持这个课题与目标的功能规划及设计策略,最后以设计方案来表述以上设计过程的能力,藉此来理解城市设计如何引导空间决策,挖掘公共空间的最大价值。

  我们以上海卢湾体育中心为基地,以城市公园综合体的空间策略与设计为题目来进行设计课程,引导建筑学科学生去探讨“公园”作为一种典型城市公共空间,如何融入建筑设计思维来拓展或放大其公共服务功能成为一种创新的城市公园综合体,藉此拓展建筑与城市之间长期以来在尺度、形态、功能等面向所形成的空间解读,提高学生对公共空间的思考深度与维度,探讨公共空间成为一种新建筑形式(Public Space As Architecture)的可能性。

  设计范围:东至瑞金二路,西至陕西南路,北至建国西路,南至肇家浜路。范围内考虑部分现状建筑保留。

  基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以网格为构架,通过网格的细分设计,从城市空间组合,功能迭代,使用模式,开发与运营模式上提出弹性设计构想。

  我们从空间,功能,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场地复杂性与多样性,场地的空间与功能需要归纳整理,弹性亟待提升。

  设计方案以体育场馆设施为核心,从城市肌理、街道网络、公共空间结构、功能分布、人群、交通组织、地块及其组合、建筑类型等方面进行场地分析,在有限资源与复杂条件下,提升了公共空间品质与社区活力。最终实现核心区域24小时的全民全时段的使用需求。

  上海卢湾体育中心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是典型的上海高密度位中心城区,这里的人们接触到的是具有压迫感、面积少的地面绿化,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更面临着缺少放学、下班后和家人一起交流、散步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心城区的蔬果都是通过远距离运送到达,加重了空气污染等一些城市病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与人们追求的宜居、健康、生态城市愿景相去甚远。

  卢湾体育中心周边广布居民区,居民特征关键词是“家庭”“学校”“孩子”。基地本身存在着周围封闭、可达性弱、运动设施单一、人车混行严重等问题。人群构成与基地现状加剧这供需矛盾。

  本次设计针对以上问题,从城市视角出发,构建“体育+农场”生态圈,着眼于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希望让“自然”与“生态”融入城市,以激发城市与社区活力。本次设计建筑体量充分考虑城市原有肌理,建立了能够与周边地块互动的动态城市“界面”。

  “体育+农场”一共分为三个层级系统,分别是以采摘等体验活动与露天运动场为主的地面层、以生鲜集市、环形跑道与漫步道为主的12米层、以果蔬种植农场、漫步森林为主的屋顶层。三个层级系统不仅通过漫步道相连,更通垂直电梯相串联,可达性强。三个层级的体育与农场活动各有侧重与特点,营造了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公共空间。考虑到城市微气候,我们在三个层级系统分别种植了季节性植物与蔬果,让整个基地更接近真实自然。三个系统共同构建形成生态、绿色、宜居生态城市圈。

  本次城市设计聚焦于上海卢湾体育中心,在研究城市地块未来发展问题的同时,试图关注更多城市的日常生活。在上海高密度的人居环境背景下,日常生活多样场景使得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同样在密度的发展语境下,似乎还有更多城市空间值得关注、值得重新思考他在城市中的价值。

  本次城市设计的旅途从卢湾体育馆出发,调研了基地本身的交通、功能和使用情况后,放眼城市研究范围,我们在设计中发现城市研究范围内城市公共空间却十分稀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的街道也比较拥挤,缺乏高质量的公共生活空间,街道的功能似乎只有通行,缺少驻足停留之处。基地附近有绍兴路和田子坊等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和街区,此外也有部分公共属性较强的功能分布在经久失修的建筑中。因此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将部分建筑功能和地块功能进行置换,将这些功能放进我们基地所在的范围,这样就会使得城市有了更多公共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和交流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基地范围内功能的聚合度,提供更多城市衍生服务。

  最终,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体育功能多样化,更好服务专业体育需求,同时,也要平衡城市区域居民日常锻炼需求,我们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增加了体育设施场地的数量,以及增加置换功能的衍生功能,例如置换后的文化出版社,增加了文创艺术中心和艺术展览馆来承接田子坊和绍兴路能够溢出的文化功能。

  在城市设计控制原则上,我们从城市关系、路网、交通等级、功能布局、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立面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控制,最终提出了我们卢湾再平衡的方案。

  基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区中,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老年人成为社区配套设施主要使用者,“15min社区生活圈”也应从 “避难式”养老社区设计向 “聚居式”养老社区转变,进而走向老龄友好型社区。

  本次项目设计在保留原有场地体育功能的基础上,加入“集市”这一复合型商业功能区。集市的主要功能是贩卖,但同时也包含有社交、文化、休闲餐饮甚至运动。实际上,集市是某种微观的城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故本次设计主要目标为激发场地商业活力、实现周边社区全年龄共享,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桃源集市”。“桃源集市” 服务于全年龄段人群,但会更加注重适老化。

  通过提取集市空间特质,将集市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利用檐下空间引入自然景观,在实现空间限定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复合,使集市售卖区、儿童活动区、社区棋牌室、茶室、绿地广场相互融合。创造更复合的空间,多类社会群体可以自在地在场地中活动,避免老年群体“孤岛化”。

  同时还将檐下空间应用至田径场跑道。抬升跑道,实现上下双跑道空间,上层无遮挡标准跑道服务于体校青年;下部“檐下”跑道,服务于惧怕强烈日光的老年人。

  经过实地调研和采访,本次设计延续了卢湾体育中心的功能,主题定为体育伊甸园,希望能成为整个上海最火爆的体育运动公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运动板块,有流体验区、赛事区、运动休闲区及康复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室外活动场地。运动和服务功能的配比为2:1,周到的管理服务是园区的特色之一。公园地面全为人行,地下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支路以缓解肇嘉浜路的交通问题。从地下到地上有完整的竖向交通系统,同时我们新架了一座天桥以连接场地和肇家浜路对面的办公区,人们可在肇嘉浜路中间绿化带下,既充分利用了中间面积较大的绿化带空间又可增加园区人流量。我们希望让所有到这里运动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健康又快乐。

  后疫情时代下,健康至上成为居民最关切的问题。当下城市生活中,居民面临各种生活压力,亚健康问题早已普遍,然而除了专业化的医疗方案,极少有人站在城市空间的角度解决此类问题,因此我们团队希望通过联系城市公共空间与亚健康问题,打造一种新的能够促进健康的场所。

  项目原址作为体育中心,具备独特的区位和充足的运动功能基础,,因此将该场地作为健康实现与专业功能结合的场所是具备潜力的。因此我们根据场地现状分析,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需要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通过围合的形式创造出与外界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让公共空间渗透进建筑,混合各类功能,提供多元的健康生活服务。为了方便不同组团之间的渗透融合,设置了天桥系统并与外部城市交通进行联系。我们希望以自然要素作为基底,压力释放的公共空间作为纽带,将健康、营养、运动三大实体功能有机整合在本场地。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为云上健康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从而实现对概念主题的呼应,打造未来健康公园综合体。

  核心设计2前八周的课题《公共空间导向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策略》,教师团队配合默契,通过课程设计、城市训练简题和讲座三种形式的教学训练,引导我们理解城市设计的价值以及建立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关联。

  对我们建筑学背景的同学来说,我们在之前对城市设计知之甚少,因此一开始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建立场地和城市的关系,如何创造有价值的开放空间,如何解决需求,如何用建筑回应公共空间等,整个八周,这些问题困扰我们,同样也推动我们,通过老师们课时与课后的耐心辅导,我们最终呈现了我们自己对城市,对社区,对公共空间,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和理解。

  我愿称之为重构Studio。因为疫情,上课形式的“重构”;设计课题中我们对基地定位、基地城市界面的重构,以及最重要的,对人和城市关系的再思考和“重构”。

  刘泓志老师主持的这次核心设计,让我们对于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非常激动在课上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与多名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们沟通交流,并参与老师们多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讲座研讨。

  刘泓志老师带领我们深入场地调研,引导我们把对城市的思考从城市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中脱离出来,指导我们如何把控城市形态,最终指引我们创造能够应用在城市中的各种实践,让每个组,每位同学都收获满满,整个过程令人受益匪浅。

  前8周的设计课体验非常棒。刘老师人很好,非常专业并且有耐心。第二节课小组讨论方案时直接用硫酸纸手绘进行表达,简单直观,使我们吸收知识的效率大幅提高。疫情后上网课也没有丝毫松散。黄老师,孙老师与方老师也十分认真负责,整个教学小组非常称职。感谢各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愉快的设计教学。

  此次课题选取在上海大都市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的卢湾体育中心街区作为城市更新主题的城市设计课,在8周时间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尤其是在疫情之下,面对绝大多数时间在线设计带来的挑战与困难,同学们完成了六组不同主题、丰硕精彩的设计成果,完全实现了城市设计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在此特别感谢刘泓志老师及其带领下的黄印武、孙诗宁、方安遇教学组的精心教学与全情投入,助教鲍柏江同学的协助,也同时特别热烈祝贺6组31位同学们的优秀表现、精彩汇报和设计成果!真是太棒了!!!

  经过短短八周的分组工作历程,学生们从对城市设计课题的缺乏理解到最终答辩时自信与准确的语言体系,从刚开始生疏的城市空间表述到最后提出了六套思路鲜明、空间逻辑清晰的设计提案,我们相信教学团队与学生们在这个共同经营的设计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与成长,远远大于六份总结性的设计成果。

  诚挚感谢交大设计学院给予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已经看见一批未来的设计生力军即将加入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城市!

  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城市设计,都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对生活的关注。相较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给了我们另一个观察社会、感知生活的角度。整个教学架构充满活力、组织有序,充分展示了同学们丰富的创造力和不可限量的潜力。设计不仅需要有空间,还需要有温度,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可以领悟设计中相通的逻辑,探索灵活、开放的设计观。

  今天,新技术和数字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知识框架、合作模式、社会干预、和对无形因素的运用。设计可能只是城市生成的众多因素之一。所以,我希望即使学生们决定在未来选择与城市设计截然不同的职业道路,他们在这门课程中所采取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仍然可以为他们的知识体系提供构架与方法。

  城市设计是关系的设计,是一种将多专业整合在一起的重要工具,建筑背景的同学们在探讨这种关系设计的课程中,体现出了思维的缜密性、策略的完整性、设计的多元化、成果的细腻度和创意,都让我感到非常的出色和感动,愿这次“大”尺度的设计,能给年轻设计师种下一颗种子,带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首先对教学组与评委表示感谢,对在疫情下坚持学习的同学表示感激,特别对学习面临极大困难的国际学生表示抱歉,但是我们坚信校园终能回归正常。

  另外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说英语。我们希望同学们能从全世界的资源中各取所需,这个课程的全球性也符合上海这个城市的本质特征。所以我们把上海作为实验室,而这个课程充满了实验性。正如杨局长的点评,你们的想法、梦想和成果都有可能影响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最后一点看上去有一点矛盾,一方面你们必将面对市场,正如陈建邦评委所言,当你们离开学校后你们会碰到像他这样告诉你做什么的甲方,以及政治和文化等等的制约。你们需要做好准备,具备相应的能力、知识、技巧和工具来面对现实;另一方面,你们还是学生,应当大胆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加可贵,设计的原创性极其重要。这两者看上去彼此矛盾的却是一体两面,这也使得建筑专业学生的工作如此迷人。最后,我希望这个课程带给你们充实的收获。

  首先对六个小组的精彩成果表示祝贺!同学们风华正茂,即将来临的时代是中国减少碳排放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未来所有设计中的重点,极具挑战性,而同学们将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人物并将面临更复杂的设计条件。

  同学们以自己的方式讨论城市设计,并在设计中给出了不同的阐释,这非常好。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关于城市特征。我想强调对这个题目选定的区域,其实有大量体现城市特征的历史与故事。所有的设计都可以通过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受益匪浅。不仅仅是因为文脉,为什么不考虑保留一部分建筑呢?新建筑由于使用水泥和钢这些材料的碳排放而变得高碳。另外,同学们现在在学校里做研究设计是非常奢侈的,毕业后会面对市场的影响,受到很多制约,难以实现理想的设计,但是千万不要放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我认为我们不是在寻找完美的设计,而是寻找探索的可能性。

  这个课程设计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尺度。城市设计的多层次设计思维与本科阶段专注与单一的层次非常不同。城市设计需要运用多学科来进行更广泛的思考,获得更广泛的视角。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和在变化的城市中发现机会的能力。将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对城市设计思维的要求更加精密,关联度更高,更关注空间质量和环境质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关注数量。我认为通过设个设计把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好的契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SOM中国区域运营负责人,香港大学校外监审员

  同学们的设计成果让我印象深刻。我认为以城市设计的形式来思考建筑的公共性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同学反思设计的策略,适应从建筑单体转向建筑之间的关系,乃至周边的环境、社区和城市的新层次。公共空间是改善城市日常生活,以各种形式提供文化、娱乐、体育、休憩等社会活动场地。充满魅力、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总是可以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同学们精彩的汇报,出色的想法,令人印象的图面,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完成这样的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

  首先感谢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选择黄浦的地块作为研究生设计题目,为地块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六个组的设计反映了同学活跃的思维,很受启发。由于设计任务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六组同学的分析深入、全面、各有侧重,设计的呈现也非常精彩。几位评委也给出了很好的点评,对于同学今后的设计也是重要的提示,特别是设计课题和实际项目的差别。作为一个规划管理者,希望同学们将来加强对市场反馈和社会需求、土地价值增长、开发企业能力,以及管理部门的要求关注,实现一个综合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