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养院、幼稚园到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8-05 21:19:42

  中国学前教育由家庭负担的局面在清末得以改观。和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活动一并朝向西方教育模式发展的,还有我国的学前教育。在一些有识之士看来,国家命运的转变系于年轻一代的教育,低至幼儿,用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话来说是:“初训以幼学”。

  190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授命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湖北幼稚园(即今天的湖北省实验幼儿园)。幼儿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首次招收80名5岁至6岁的儿童,拟定的《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是我国近代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幼儿园章程。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把学前幼儿教育机构统称为“蒙养院”,规定了学制以及教育对象,即2岁至6岁的儿童。“蒙”即“启蒙”;“养”为“抚养”,“蒙养院”就是启蒙幼儿心智,加以养育照顾的场所。但总的来说蒙养院的社会普及性还很有限。蒙养院不单独设置,而是附设在敬节堂和育婴堂内,即《奏定蒙养院章程》提到的“蒙养家教合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分两次发布了新学制规程及补充,这两年分别是壬子年和癸丑年,新学制就被称作“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学制,6岁入学,全部教育年限18年,其中“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设置上也从育婴堂改为在小学阶段,纳入为小学的学前教育体系。也是从“壬子癸丑学制”起,我国首次以法律文本的形式,要求幼儿教育师资必须具备国民学校正规教员资格。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幼稚”描绘了幼儿的成长阶段,相比“蒙养”一词更能体现幼儿立场。“幼稚园”的办学理念也从学习日本转为学习欧美教学,在借鉴西方学前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洋为中用”,制定了《幼稚园课程标准》。同时也有国内教育家积极进行本土化教育探索,大力呼吁兴办幼稚园和幼稚师范学校,陈鹤琴即是其中一位。

  陈鹤琴19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杜威、克伯屈、孟禄等教育家。学成归国以后,他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还以自己长子为研究对象,出生起连续观察808天,从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里总结出了关于幼儿发展的规律。陈鹤琴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幼儿教育应当从幼儿好动、好模仿、喜爱游戏、喜欢被赞许的天性出发,向动的方向发展,活泼健康才是幼儿教育应有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幼儿园由国家和集体承办,减免学费,招收3岁至7岁的幼儿,托儿教育、幼儿教育相衔接的学前教育体系逐步建立:1979年,我国建立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多种渠道的办园方式朝着体制化的方向发展;1986年,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1988年,中国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的正式会员国。

  中医特色幼儿园、国学特色幼儿园、中国特色幼儿园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实践者、研发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重庆数百个小区要求降物业费,有高端小区业主要求“从5元降到1.485元”,什么情况?

  奥运女排八强夺金几率:巴西22%,意大利20%,中国13%,美国12%

  真相还原!揭秘故意掰断球拍的3488号记者,王楚钦有多无辜 奥组委已介入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