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校”协同助力“幼小”科学衔接的策略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4-10-08 08:09:42

  2020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部于2021年3月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便是贯彻该法案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正在形成的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既获得法律保障,主管机构也严格执行。

  《草案》还规定“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但因惯性、师资尚未成功转型等,部分幼儿园仍在有意无意之中以“幼小衔接”之名行“小学化”之实。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明确倡导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此,深入探讨“家园校”协同在实施“幼小”科学衔接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策略、选择什么路径等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既符合现代儿童教育的核心原则,也符合《儿童权利公约》倡导的保障儿童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际化、现代化和前瞻性。这对于今天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幼小衔接”“去小学化”、发展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小衔接”应尊崇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应该回归生命之本源、教育之根本,必须“去小学化”。任何形式的填鸭灌输和强迫高控,都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换言之,“幼小衔接”作为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意志、态度、素质和能力等为重心,为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初始基础,同时为儿童入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和小学都应为此做出适宜的改变。因此,考量或实施和评价“幼小衔接”,必须在明确其作用与目标的前提下,来探讨其实施策略与路径,以及有效价值与意义等相关事宜。

  首先,“幼小衔接”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基点,坚持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在此前提下,探寻保障儿童最佳利益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路径。同时,应根据儿童教育的独特性,珍视儿童成长和学习的特殊性,探索“幼小”科学衔接的学理根据;应遵循科学的学习观和教育观,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儿童原生的主动学习潜能,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学习蓄积力量;应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幼小”科学衔接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必须摆脱“灌输和高控”教学模式,故需探索如何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来脱离该模式与窠臼;应推动家园校互惠学习,探究家园校互惠互助学习关系的形成机理,助推三方合力推动“幼小”科学衔接。

  其次,“幼小衔接”应尊重儿童成长和学习的独特性,借助现象学和身体建构论等,构建符合儿童思维和认知特点,以及成长和学习独特性的“幼小衔接”课程。应支持并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尊重儿童学习所具有的具身性、游戏性、生活性、建构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构建能深化儿童身体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课程。应支持并促进儿童自我发展,探索尊重儿童个体差异、能够支持每个儿童自我发展并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课程。应明晰“幼小衔接”教育目标,就是通过“家园校协同”帮助儿童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域都能够充分激活当下的思维、认知、人际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获得自我生命充实、形成积极发展的生命态势,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

  “幼小衔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来架构其策略和路径。

  首先,就“幼小衔接”的策略而言,在推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该促进家园校共育,以如何实现“幼小”科学衔接为问题意识,探索家园校共育框架。应提倡儿童自我教育,以支持儿童自我教育为视角,探讨如何激发儿童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创造的潜能。应鼓励融合多种活动形式,考量如何激励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幼儿园、小学、家长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合作,多种形式推动“幼小”科学衔接。应推动家园校共生,考察如何促使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幼儿园、小学向家长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家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共生框架,以共推“幼小衔接”。

  其次,就“幼小衔接”的路径而言,应构建属于儿童的“幼小衔接”课程,以期通过“家园校协同”来构建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幼小衔接”课程,包括幼儿园实施的“入学准备课程”,小学实施的“入学适应课程”。应将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与小学科目相区分,探讨更好地区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摸索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天赋潜能的教育内容。应该构建可视化和可以共享的衔接具体学习活动的行动图,由此帮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应该构建“幼小衔接”的行动路线图,以该行动路线图为基础,促进幼小双方教师、幼儿和小学生,以及幼小双方与家庭社会的交流联系,协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

  再次,就“幼小衔接”的保障机制而言,应推动现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下的管理体系与“幼小衔接”相连接,探讨现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协调家庭、幼儿园、小学之间的关系,确保有效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应推动建立新的集体审议和评价制度,以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应倡导建立“家园校协同”教研制度,研究如何通过该制度来促使教师和家长相互学习和支持、共推“幼小衔接”。应倡导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小学和家庭联合建立常规监督机制,督查“幼小衔接”的方向和质量等。

  第一,“家园校”协同助推“幼小”科学衔接具有一定的特质。即主张“幼小”科学衔接的标志应该是激发儿童天赋、主动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潜能,而非简单地灌输知识、训练技能。倡导“家园校协同”支持儿童丰富自我体验,帮助儿童将所思、所为与生活相连接,唤起其对学校生活和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为自我教育奠定基础,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储蓄原动力。

  第二,“家园校”协同助推“幼小”科学衔接具有方式方法方面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以互惠学习理论和共生理论为思考框架,探讨“家园校协同”助力“幼小衔接”顺利实施的策略。同时,借助现象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方法,摸索构建可视化和可以共享的学习行动图,以及“幼小衔接”路线图与课程框架。

  第三,“家园校”协同助推“幼小”科学衔接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推动“幼小”科学衔接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积累经验;能够由点及面提升“幼小衔接”质量,激励儿童自我教育,保障儿童基本权利,满足儿童发展需要;能够促进 “家园协同”“家校协同”实现路径创新和形式迭代、内容优化和空间扩展,提升水平和层次。

  第四,“家园校”协同助推“幼小”科学衔接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去小学化”“幼小衔接”的科学根据与法理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去小学化”“幼小衔接”在推广儿童为本理念、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及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诠释“家园校协同”助推“去小学化”“幼小衔接”在促使家园校合作走出传统模式方面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