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与上海工商信息学校课程思政名师联学共建交流
发布时间:2024-09-21 23:38:32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0日电(殷晓 许婧)上海大学与上海工商信息学校19日在宝山校区共同开展联学共建交流活动。

  活动由上海大学教务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主办,教务部副部长、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教授主持。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马亮,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戴朝晖,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王志明,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陆永生,青浦区方德明特级校长工作室、程春红特级教师工作室、刘丽娜名优教师“种子计划”团队、马明娟“种子计划”团队、梅春兰“种子计划”团队及青浦区职业学校等30余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顾晓英教授指出,此次联学共建活动是两校深度学习交流实现课程思政资源共享、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是以联学交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有益尝试。

  交流研讨环节,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亮、戴朝晖、王志明、陆永生依次分享,让在场学习的老师们受益匪浅。马亮副教授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工作资源,把一线大师引入自己的主讲课程《项目管理案例和实务》,让学生们敢于做项目(拥有工作激情)、善于做项目(掌握规律方法)、乐于做项目(思政成效)。戴朝晖副教授分享了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外语的天然粘性,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理解发展中的中国,通过多语种朗读宣言等方法厚植红色基因。王志明教授针对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的专业特点,通过厂中校和校中厂、校企联合考核、互聘互培互用等方式,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有效塑造价值观,取得突出育人成效,立项三个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陆永生副教授介绍了《基于本科工作群的课程思政综合设计》,使“单门游击战”走向“集团战”,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战斗力。使思政教育走出“泛化”,走向“深化”,有效落地协同育人。

  顾晓英教授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看得见的风景:课程育人同向同行”》,她从有“项链”的上海大学、有“大课”的思政中心、有“风景”的课程思政三个方面全面分享了上海大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和累累硕果。她指出,“一个模式 +一条主线 +三个结合”的上大系列课程有温度有智慧 ,践行全人培养模式,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顾老师的分享让我获益良多”“课程思政是看得见的风景:风景在内容 、风景在方法论、风景在数字化、风景在学生端、风景在理念、风景在教师端。”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正高级讲师、特级教师程春红老师作了“聚焦‘三教’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她介绍了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数控教研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课程从开设到实践探索“跟单模式”,到实施“德技并修”,进而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历程。她分享了教研组通过组建复合型建设团队,围绕“提升教师思政素养、挖掘思政资源、提炼思政策略”,制定“团队协同,项目驱动”的闭环研究路径,统筹推进,一揽子解决课程思政“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她强调,以编制《课程思政实施手册》为抓手,编制过程就是开发过程,编制过程就是成长过程,使专业教师主动回归“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本位,是中职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策略。

  方德明校长作大会总结,他对各位专家的报告和分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本次活动展示了上海大学在全国课程思政研究层面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并希望上海大学同上海工商信息学校能继续保持紧密联系,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在不同领域开展深度的交流和活动。教师们表示,“本次联学共建交流活动高效务实,干货满满,不仅开阔了眼界,挖深了脑洞,还触动了心弦。”

  会后,顾晓英教授陪同与会教师前往上海大学博物馆校史陈列室外展示区——溯园,在形如年轮的弧形建筑中,观看四周竖壁上的事迹和历代名人录,回顾老上海大学(1922-1927年)从建校、发展、变迁,直至被迫关闭的艰难过程,感受新上海大学(1994-至今)组建、发展、传承前代之办学理念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