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表APP五人团队服务百万用户校园社交藏商机
发布时间:2024-09-16 21:37:02

  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大学生的电子课程表——这个听起来似乎不甚起眼的APP创业灵感,在一群目光敏锐、坚持完美主义的创业者手中摇身一变,成了引爆高校学生流行的“神器”。这款主打“课程表+轻社交”的课程管理应用,已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苹果专卖店,一个名叫“课程格子”的应用被安装进了每一台演示机中,所有前来试机的用户都会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应用。不过,它并非来自苹果自己的应用开发团队,而是北京一家5人组成的小创业团队的作品。

  “3分钟建立一张自己的课程表”“轻松和同上一节选修课的朋友成为好朋友”——对大学生来说,集课程表工具和社交元素于一身的课程格子,既“实用”又“好玩”。上线一年半,课程格子不仅获得了苹果、百度等巨头应用市场的青睐和屡屡推荐,更被600多万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下载到手机中。

  进入课程格子,选择自己的学校、学院和入学时间,系统就可以自动将你所在学校教务系统中的课程表导入;只要“学霸”同学肯透露他的课程格子账号,你就可以在应用里找到他,点击“一键复制他的课程表”,几秒钟后,他在上的课程信息就能悉数“揣”进你的手机;当一门课程的时间、地点信息被多名用户同时修改后,系统会自动进行信息核实更新,并同步到其他选修该课程的用户手中。

  课程格子CEO李天放说,通过挨个走访高校的教务部门商谈合作、团队工程师用智能算法从学校教务等网站进行数据抓取、与高校内的同学们合作共享课表等方式,他们已经陆续把全国1500所高校教务系统里的课程信息都接入了课程格子。

  除了上课,新生的交友、社团活动、课下交流等内容,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课程表本身,社交元素也成了这个应用的特色。除了编辑创建课程表外,大学生可以用课程格子添加课程笔记、评价老师;和同上一节课或者同院系的同学打招呼、聊天,认识更多新朋友;有心事或者想要寻求帮助的时候,还可以进入支持匿名发帖的“格子树洞”里一吐为快。

  今年31岁的李天放,在幼儿时随父母赴美生活。2010年初的一天,在美国担任过微软工程师、参与过全球首家大数据公司创业的他回国创业。为激励自己,不留后路,他卖掉了在美国的车、房等财产,带着一个随身背包回国。

  “怎么找到其他学院同学的课表?很想去蹭课听。”“想认识在同一个辅修班上课的妹子该怎么做?”“英语真的很想学好,有同学可以带我嘛,教我怎么学吧!”在大学的BBS论坛上,经常有大学生发出认识新朋友、交流课程信息的需求。曾经从事活动分享网站创业的李天放意识到,一款瞄准大学生群体,既有工具性,又有社交分享性质的课程表应用,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一个月的时间,他和另外4位创业伙伴就闭关做出了课程格子的第一代产品。

  果然,这个像“小伙伴”一样贴心的应用,引爆了无数大学生的关注。2012年9月新学期伊始,课程格子正式上线。一周时间内就有十几万用户下载,接下来的几周,用户量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无非就是个小小的电子课程表,再美再贴心,最终又能做成什么呢?”2012年暑假,看完课程格子的试用版应用,一位投资人却冷冷地丢出这样一句话。

  他并不是第一个这样认为的投资人。2012年,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媒体席卷移动互联网,就连人人网这样的校园社交巨头都经历了市值连连缩水的打击。大学生群体被认为支付能力弱、用户流失率高、商业化困难,很少有人看好襁褓中的课程格子。在人才攒动的创业咖啡馆和其他创业交流活动中,李天放几乎很难碰到和他们一样,瞄准校园用户的创业团队。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李天放心灰意冷。“离钱太远不是问题,当我们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才有资格谈‘赚钱’。”

  “从国内的嘀嘀打车、大众点评到国外的Facebook,这些最火的应用全都是从最小的角度切入,解决用户打车、找餐馆等某一个单一而又迫切的需求。先满足了围绕课程表的需求,就能进一步满足学生们围绕上课、考试、甚至求职的其他需求。”李天放相信,全国有2500万左右本科生,只要先做出一个对这个群体有用的APP,就一定会有引爆点。

  掷地有声的口碑往往是对非议最好的回应。2013年10月,课程格子应用上线一年后,用户量就飙升至了500万人。一位投资人的妻子拿出手机下载应用时告诉丈夫:“我们好些MBA同学都用这个APP呢,可好用了!”投资人不再对李天放冷眼相待。

  2013年,课程格子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级别的A轮融资。李天放介绍,课程格子拥有的海量用户课程信息,将成为他们未来盈利模式的一个巨大的大数据资源库——“根据你上过什么课、参加了哪些校园活动,我们可以为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培训班、甚至招聘信息,这些信息服务都是潜在的赢利点。”李天放说。

  2012年底,课程格子的用户已飙升到了上百万,令不少投资人和业界惊讶的是,这背后却是个仅有5人组成的微型团队。

  当用户遇到一个漏洞并反馈,一般IT团队的通常反应都是——修复漏洞、继续工作。可是在课程格子,李天放和几个完美主义的创业伙伴一起定下的“五连环追责”机制却没有这么简单。

  出现了一个用户上传头像后页面崩溃的漏洞,在修复漏洞前,先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可能是服务器一个老的接口版本没有写对。那为什么没有写对?可能是后台工程师和前端工程师没有做好沟通。为什么没有做好沟通?……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的问题已经是与上传头像页面崩溃的简单漏洞没有关系的系统原因。

  “基本上一次漏洞出现后,我们一定会找到背后隐藏的系统性原因,解决之后,同类的漏洞就不会再出现占用精力。”李天放回忆。

  “不要让问题过夜”、“没有任何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这些充满执行力、完美主义的团队精神,帮助这5名“精兵”撑起了数百万用户。如今,用户量已经超过600万、日活跃用户超100万的课程团队也仅有20来人。下一步,李天放希望能达到让课程格子,“占领”全国一半大学生课表市场的千万级用户目标。“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自习时间、找工作等方面还有很多需求可以挖掘,希望课程格子可以一一去探索、满足。”李天放说。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谈公祭日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