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举行,此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美术中学协办。活动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以劳动教育成果展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呈现广州市劳动教育成果及特色。同时,活动还开启了现场直播,广大师生通过羊城晚报官方客户端即可观看。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广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在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入口前方,便是劳动展示长廊。左右两边设立了广州11个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南汉二陵博物馆以及一些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情况介绍展板,并设立了一块大屏幕,向观众展示劳动教育成果。往来人员或是驻足观看,或是用手机拍摄。在劳动展示长廊附近,记者还注意到,2021学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农实践活动安排表上,众多中学都有详细的时间安排,在上学期间,每周都会有大量学生前来参与学农实践活动。
此外,活动还开展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展示,观众除了参观,还可以体验“学校劳动周”、中草药种植、中医文化进校园、劳动共建结对活动等7个2021年广州市举办的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在互动体验区和特色项目展示区内,来自广州市各中小学的学生或是现场展示劳动技能,准备大显身手;或是以作品取胜,在第一眼抢夺眼球;又或是主动出击,向现场观众讲解摊位上的展品,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食烹饪、手工制作、作物种植……五花八门的劳动成果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一进入展区,发卡、人偶等美工制品便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来自广州市小学四年级的刘同学告诉记者,这些是她和小伙伴在综合实践课上种出来的蔬菜,以及在美术课上亲手制作的美工制品。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现场制作的番薯饼、紫菜卷等食品也颇受欢迎,引来频频关注。记者了解到,高年级学生在校内的美食社团除了学到这些菜品以外,还可以学习包饺子、炒菜等技能。“学校里还开设农耕乐园,全校学生都可以参与蔬菜种植,收获的作物便作为美食社的食材。”
在观展过程中,一位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三中心小学的同学主动向记者介绍起他们竹编的发簪、花瓶和蜻蜓。一旁的老师说:“因为我们学校主打竹文化主题,所以竹编课程是我们的特色课程。”而另一边,植物的香气也同样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凭借地理优势,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开辟了600多平米的种植园,从中草药的种植到提取,再到制作,学生全程参与,利用碎片化时间,制成一排排整齐的活络油、清凉油、洗发水等制品。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
同时,部分广州市劳动教育优秀学校,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市花卉中心两个劳动教育社会基地代表还现场设置摊位与观众交流互动,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特色劳动教育。广州市玉岩中学等4所中小学校的老师还分别开设4堂劳动教育公开课,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具的课堂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近年来,广州市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建立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今年广州入选了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列入了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
在活动现场,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陈爽指出,广州将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建立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补短板、强弱势的重要工作来抓,将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民生实事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完成了民生实事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和育人目标。广州在改革创新、一校一品、实践活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部劳动教育教指委副主任、上海教研室主任王洋在线上带来了主题演讲。他强调校长在劳动教育落实中发挥的作用,是学校实现五育融合最重要的代表和领军人。“劳动不一定是劳动教育,如何避免就劳动没教育,实际上这就需要对劳动教育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王洋认为,校长的课程设计力是校长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课程设计要将劳动与德育、研究性学习、学科学习、服务性学习分别结合起来。此外,校长要自觉增强自己的实践智慧,充分考虑到劳动教育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困境,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积累,形成稳定的实践模式以后再进行推广。不仅如此,校长还应自觉地及时展开反思总结,从课程相关者、学生、老师、家长等多方视角深挖劳动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的原理并加以改进:“我们要确保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随后,教育部督导专家、国家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红就劳动教育的“人学”意义及本体价值发表演讲。她指出,劳动教育本体价值在于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求劳动教育从育人路径手段提升到育人目的本身,回归劳动教育的本体,“以劳育劳”。 “劳动教育一定要把它和劳动本身区分开来。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内容。”王红特别强调,“劳动教育要选择适合作为劳动教育的劳动种类作为教育内容,建议我们要将最粗浅、最低级、最原始、最接近自然、最流汗、最需要出力的形式简单的劳动作为劳动价值判断的检验标准,以此培养人对劳动的敬畏与热爱。”她表示,我们在理念方向和价值观定位上要准确,让劳动教育更有内涵、更有学术性、更有专业性、更有服务性,以此作为培育学生本体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大咖分享之后,来到了圆桌会议环节。本次活动的圆桌会议环节可谓是群星璀璨,干货满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特级教师、研究员吴颖民,教育部督导专家、国家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以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广州部分学校校长、老师,中小学教研专家等出席会议。
本次圆桌会议分为两大主题,分别是劳动教育社会资源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和广府特色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各位大咖就劳动教育相关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高涨。
“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从学校走出来,那怎样调动社会资源支撑劳动教育的发展呢?”王红教授首先抛出了这个问题。对此,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李臣表示:“劳动教育要与社会接轨,要超出学校范围,跟社会密切接触,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素材资源,本土文化在劳动教育当中可以让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经验相关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是非常有潜力的。”
在劳动教育资源对接方面,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校长孔虹介绍了学校充分利用临近广东省中医院的地理优势,联合广东省中医院,从做香囊开始,到亲手种植中草药,在了解中草药的过程中,厚植中医药文化。“我们要做到一校一案,让每个学校都可以利用周边的资源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 高级教师、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教研员许广玲说。
对此,吴颖民谈到了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他指出,劳动资源分为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同时,要因地制宜,从本土去寻找资源,要让学生不断体验社会底层,从而实现劳动锻炼。老师们也要结合日常生活,结合实际去做总体设计,要先有一个寻找的过程,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模版去制定课程方案。
高校具有很明显的资源优势,如何把高校的资源与中小学课程进行有效对接,也是一种重要课题。“大学的专家资源不能生搬硬套到中小学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转换。”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闻雯介绍,华农自发成立了研究团队,在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开设了昆虫与自然观察的课程,结合文学、博物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例如昆虫与生态农业、古诗词中的昆虫、古诗词中的农作物等开设相关劳动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我也建大学里可以加劳动教育课程板块,培养劳动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王红说。
“劳动教育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劳动教育在幼儿园、高中、大学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我们要把握各个阶段劳动教育的特殊性,要结合好各个教学阶段开展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肖绍明表示。“劳动教育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态度、精神、品质,技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要用心去设计,就可以挖掘出周围的资源的价值。” 番禺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吴岳冬说。
广州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加以利用,是一个重要课题。原白云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梁燕霏首先对广府文化进行了分类,她表示,广府特色资源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的,例如文化方面有凉茶、粤剧等,经济方面有百年的商铺、每个区的商业街等,农业方面有岭南的苹果、香蕉等,金融业和交通业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是显性资源。这些显性资源里也隐含着隐性的教育价值。“劳动只是一个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因此最重要的还是隐性的资源,广东人的开放务实、敢于创新的特点都是精神上的劳动资源。”
“我们该如何对广府的劳动资源加工整理,使其有效进入课堂教学中?” 邹立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广东仲元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胜旺指出,我们可以首先确定资源加工的目标,分析资源的价值,深度挖掘资源的特色,找寻背后的故事,然后再深度加工,把资源处理成适合不同教学阶段的学生。“我们是先让学生去进行观察设计,然后自己再动手去做、去交流,从而培养好学生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广州市协和中学教研处主任郭永峰说,“我们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好劳动的环境,从而激发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探究创造性。”
“在探究中开展劳动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复杂的劳动、智慧的劳动。” 广州市天河区渔沙坦小学校长潘国洪认为,劳动教育要遵循一定的目标和其理念特性,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在课堂中创设情景,用生动的案例作出示范,让学生清楚问题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课教师,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潘国洪表示,广府特色劳动教育资源的打造,要求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有广泛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老师还应具备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从而实现智慧教育、智慧课堂。
“今天劳动教育已经不是单纯提升劳动技能,而是为了育人。” 邓胜旺表示,“我们要通过广府美食、广绣、广式建筑等,要让同学们体会到劳动的重要作用,要深挖其中的育人内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